来源:    发布时间:2018-12-05 11:46:00    27841 次浏览
虾稻共生——高效生态种养模式
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以“虾稻共生”为特色,“一季稻·两季虾”,“一水多用,一田多收”,改造升级传统稻田单一种植模式,是近年国家、省、市农业部门大力推广的一种稻渔生态种养循环模式。
生态互补: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害虫为小龙虾提供饵料,小龙虾排泄物及脱壳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物有机肥料,从而减少化肥、农药用量,形成了一种生态互补的种养模式。
虾稻共生:水稻经过150天阳光雨露滋润,不仅为小龙虾提供饵料,还为其提供避难场所;240天休耕为水稻田提供修养机会,小龙虾365天不间断为稻田提供生物滋肥,形成“稻养虾,虾滋稻”共生画面,真正达到生态种养、虾粮丰收共赢局面。
“以己补己”——稻田田间设计与建设
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是在传统稻田上进行升级规范化改造,进行田间建设:
◆首先对田埂进行加固堆高,所需泥土为环塘挖沟产生的泥土;
◆其次整平中间田面;
◆最后在田块外围安装隔离措施,进排水口安装栅栏、网片及其他过滤设施。
自然的种养方式
中伦农业“虾稻共作”采用生态方式种养,除虾稻共生、生态互补为自身提供滋肥外,配以人工腐熟有机肥及饲料,共促稻虾生长。
腐熟有机肥:稻田施肥以腐熟有机肥(牛粪)为主,禁用氨水、尿素、碳酸氢铵等化学肥料,保证土地肥力,杜绝化学污染。
生物饲料:采用以豆粕、鱼粉为原材料制成的生物饲料喂养小龙虾,不含违禁药物和激素,没有粘合剂,易消化吸收,利用率高,无污染。
有秩序无污染给放水源
由于小龙虾对水质要求极高,在种养过程中主要以给水为主,仅在种植和收割水稻前需要各排放1次水,水源本身并未被污染,且在排水过程中,水源经水草、水稻及排水口过滤网净化过滤后再排入田边水渠,对周围环境并无异常影响!
振兴之路
中伦始终坚持“以生态的方式改善生态环境,用健康的产品成就健康生活”。
我们规范自身行为,助力生态振兴、乡村振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