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  >>   新闻报导   >>   官宣|农业农村部权威...

官宣|农业农村部权威解读2019农产品行情

来源:    发布时间:2019-02-17 11:34:00    35914 次浏览

1547707038766800.jpg1547707026157642.jpg1547706186569388.jpg1547707047682361.jpg

新闻发布会

农业农村部于2019年1月16日上午10时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,通报2018年主要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,解读当前农产品市场热点问题。

2018年,我国农产品市场供应总体较为充裕,市场运行保持基本平稳,价格水平在上年下跌后温和恢复。收储制度改革的效应开始显现,中美经贸摩擦、非洲猪瘟疫情等影响有限。

小麦·稻谷

稻谷、小麦收储制度改革效应开始显现,市场影响总体可控。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首次小幅下调、稻谷最低收购价较大幅度下调,政策调整效果开始显现,呈现出一些积极变化。小麦、早籼稻和稻谷播种面积分别下降1.0%、6.8%和1.8%,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源环境压力,推进了结构调整,也有利于粮食库存消化。主产区小麦、早籼稻开秤价低于去年,后逐步涨至最低收购价水平之上,集中收购期市场均价同比分别降约2%和8%。市场化购销趋于活跃,成为卖粮的主渠道。

玉米

玉米库存消化进度超出预期,市场价格稳中有涨。受下游需求快速增长和种植面积调减影响,2018年我国玉米产需缺口扩大,库存消化进度加快,全年玉米价格稳中有升,新玉米上市后收购价普遍走高,年底随着玉米上市量增加,市场价格逐步趋稳。

大豆

大豆及豆油、豆粕市场运行基本平稳。2018年美国大豆进口关税提高、进口量大幅减少,政府、企业等各方积极应对,市场主体大量采购巴西等国大豆,有效缓解了供应压力,并通过主动推广低蛋白饲料配方、拓宽蛋白粕来源,降低了下游豆粕需求。国内大豆市场运行基本平稳,没有出现大幅波动。

猪肉

猪肉价格总体波动不大,非洲猪瘟对市场影响有限。猪肉价格总体呈现“上半年下跌、下半年季节性回升、非洲猪瘟发生后产销区有所分化”的特征。8月份非洲猪瘟发生后,受活猪跨省禁运政策影响,区域间供需出现不平衡现象,产区跌、销区涨,产销区猪价分化趋缓。

2019年形势

从2019年全年形势看,我国农产品供给总量仍较为充足,国内农产品价格有平稳运行的基础,但农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,不同品种供需形势分化更加明显,加之贸易保护主义、能源价格波动等外部因素叠加,部分品种市场波动风险可能加大,口粮、玉米、大豆、生猪、蔬菜等走势仍将是市场关注重点。

2019年要主动适应形势的变化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调整优化种植结构,“种好粮”、“卖好粮”,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稻和专用麦,从粮食质量提升中获得更高的种粮收益,逐步树立中国优质粮的品牌形象。

来源:中国网